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做客央广两会特别节目指出 “我们的保险产品会更有竞争力”
3月16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就税优健康保险、大病保险异地结算、赴港买保险等听众关心的“保险问题”与主持人做了互动解答。
税优健康保险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在全国各省市区开展试点,并于3月4日正式签单。目前有12家保险公司具备税优健康保险业务的经营资格。黄洪介绍,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税优健康保险主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从政府的角度讲,实行这项政策,采取税收杠杆来撬动保险市场,鼓励超过5000万纳税群体自己解决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问题。政府虽然通过税优可能少收几十亿的税款,但是可以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在提高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上。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健康是幸福的起点,通过税优这一政策杠杆,鼓励纳税人群为自身健康保障投资,提升自身健康保障水平,减少后顾之忧。从保险业来看,通过税优鼓励商业保险发展,从而发挥商业保险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作用,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帮助国家和社会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黄洪介绍,大病保险主要有两类形式:一类是商业保险公司开办的商业大病保险;一类是政府从基本医保基金拿出一小部分,为全体参保人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的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公司自行开发并销售的大病保险,被简称为重疾险。政府购买的大病保险实质上是大额医疗费用的保险。
重疾险刚刚起步,现在投保的人群数量还不多。但是政府实施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得非常好。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16家保险公司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开办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覆盖人口9.2亿人。通过大病保险,全国大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水平普遍提高了10到15个百分点,部分案例中大病保险的实际报销比例超过了50%。全国最高的大病保险赔案实际赔付了111.6万元。大病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城乡居民缓解了灾难性的医疗费用导致的“因大病致贫,因大病返贫”问题。
黄洪表示,现在大病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比较困难。因为政府实施的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延伸。大病保险报销程序是先进行基本医保报销,然后才进入到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的政府大病保险。由于基本医保还没有实行全国异地结算联网,所以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的政府大病保险也就没办法实现异地就医结算。与此同时,中央高度重视大病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的问题。当前,相关部委正在进行研究。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个问题就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
谈到跨境购买保险应当注意的风险,黄洪表示,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交流不断扩大,内地居民赴香港旅游也越来越多,也就接触到了香港保险业以及香港保险业的一些保险产品。有不少人在香港购买了保险产品。
应该看到,内地的保险产品通过这几年的改革,寿险产品的价格下降了20%以上。但是总体而言,保险产品价格还是高了一些。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保险业在内地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积累的数据、精算定价所依据的风险概率客观讲还没有那么精确。第二,内地保险业在经营管理上还存在“跑冒滴漏”问题,管理成本比香港要高。
黄洪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内地的保险产品价格会与香港逐步接近,“我们的保险产品会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