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艳霞
8月24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在北京、香港两地同步召开2018年中期经营业绩发布会。受首年期交和续期拉动影响,中国人寿提前完成“十三五”缴费结构调整的历史性任务,此外,各项核心指标也大多表现良好。
半年报显示,中国人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071.72亿元,同比增长1.4%;在大幅压缩趸交保费512.47亿元的基础上,实现保费收入3604.82亿元,同比增长4.2%;总保费市场份额回升至22%,较2017年底提升2.3个百分点,稳居行业第一;截至2018年6月30日前6个月的公司内含价值达7692.25亿元,较2017年底增长4.8%;新业务价值为281.66亿元,同比下降2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4.23亿元,同比增长34.2%。
缴费结构调整基本完成
上半年,中国人寿大幅压缩趸交保费,缴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首年期交和续期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首年期交保费达817.12亿元,同比增长5.1%,占长险首年保费比重为89.00%,同比提升33.12个百分点;趸交保费为101.03亿元,同比下降83.5%,占长险首年保费比重为11.00%,同比下降33.12个百分点。续期保费达2,351.61亿元,同比增长30.3%,占总保费比重为65.24%,同比提升13.07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在发布会上称,在压缩了512.47亿元趸交保费的基础上,中国人寿缴费结构调整已基本完成。据了解,中国人寿原计划在“十三五”规划末首年期交保费占长险首年保费比重和续期保费占总保费比重达到60%。上半年,这两项指标均达到了65%以上,预计全年将维持这一水平。
林岱仁表示,缴费结构调整完成后,中国人寿下一步将着重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
经济效益稳中向好
半年报显示,中国人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23 亿元,同比增长34.2%,主要原因是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及权益市场震荡下行的共同影响。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内含价值达7692.25亿元,较2017年底增长4.8%。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281.66亿元,同比下降23.7%。
对于新业务价值下滑,中国人寿副总裁、总精算师利明光表示,这主要是受行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理财产品收益率处于高位、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负增长等因素影响。下一步,中国人寿将着力提升业务创造价值能力,提升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水平,以价值发展引领业务布局。
践行长期、稳健、价值投资
半年报显示,受A股大幅下跌影响,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为488.01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3.70%,较2017年同期下降0.92个百分点。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投资资产达27116.51亿元,较2017年底增长4.6%。
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介绍,上半年,中国人寿主动把握利率中枢阶段性高位的资产配置契机,加大长久期固定收益资产配置力度,积累长期优质资产,其中,上半年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超过2000亿元。此外,权益投资保持适当敞口,坚持价值导向,配置具备长期价值的标的;另类投资稳步布局,累计长期高收益资产;关注去杠杆过程中的低估值优质资产投资机会。下一步,中国人寿将优化配置,增加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加强投资能力建设,努力保持投资收益水平的长期稳定。
销售队伍注重提质
在销售队伍建设方面,中国人寿一方面继续坚持扩量提质的队伍发展策略,另一方面进一步严格招募标准,特别是强化年轻高素质人才招募,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强化规范管理,主动解约低绩效人员。截至本报告期末,中国人寿销售队伍规模稳定在180万以上,其中,个险渠道队伍规模为144.1万人。季均有效人力虽受总人力回落影响,较2017年底小幅下降5.6%,但总体保持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销售长期保障型产品的人力规模大幅提升,同比增长31%。
此外,中国人寿积极推进标准化、数字化职场建设,为1.1万余个职场网点搭建以互联网为主要业务承载的无线网络环境,共建成线上职场1.7万余个,线上团队2.7万余个。“国寿e店”累计165万人开通,月均活跃人数120.9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正在全面推广。
中国人寿表示,下一步,将加大销售转型力度,加强销售与教育培训的融合,努力提升销售队伍质态,提高队伍产能和收入水平。